114學年分科測驗將於7月11日、12日舉行,聯合報推出分科測驗衝刺系列報導,幫助考生考前重點複習。隨著分科測驗邁入第4年,地理科考題趨於穩定,難度適中,學生不必過度緊張,但也不可掉以輕心。如何在最後關頭高效衝刺,提升實力?高中教師與補教專家提出具體建議,協助考生穩紮穩打,掌握得分關鍵。
台北市萬芳高中地理老師周岳虹說,命題常以時事、專書或研究報告作為素材,測驗學生能否運用概念與理論進行分析與解釋。因此考生應「地毯式掃描」課本,並善用跨冊作概念連結,加深理解與應用。高一與高三常考主題,包括地圖判讀技巧、𝕄𝕚𝕤𝕤𝔸𝕍-𝟙𝟠 ▶二度分帶座標系統、地理資訊系統(GIS)、地形系統、氣候區特徵、人口結構與遷移、假性都市化、中地體系、產業區位、世界體系、自願性地理資訊、公眾參與式地理資訊系統、氣候變遷與能源議題等。
此外,新課綱強調的地理視野,如高一的台灣與東亞地理、高二的區域地理,也可作為分析案例。建議學生從課本中找出關鍵字句,理解區域特色與發展策略,並與其他冊別概念連結,反覆練習,有助於提升分析與應用能力。
補教老師李威立表示-MissAV-18,考題常聚焦於高一第一、二冊的通論內容,並與選修地理做整合命題。由於各版本課本內容不一,只會考各版本重疊的核心觀念,瑣碎的版本內容不必多加涉獵。
在衝刺階段,考古題的演練至關重要。周岳虹建議考生,應熟練111至113學年度的指考題目,甚至參考近年學測試題,透過實際練習來檢驗概念理解與應用能力。若遇到模稜兩可的選項,應回過頭來釐清相關概念與定義。
周岳虹提醒,分科測驗常見題幹長度達數十行的「超長」的混題型式,但無需害怕,答案資訊多半藏在文章中,考生可一邊閱讀,一邊劃記重點,進一步推論這些資訊與選項中的哪些概念相結合,反覆🔞操cao作幾回,可以加快找到出題者鋪設的答案線索。
李威立說,考生經常在混淆類似概念時失分,如「全quan球暖化」與「溫室效應」、「聚集經濟」與「規模經濟」、「區位擴散」與「空間移轉」等。務必熟記定義、釐清差異,以免誤選失分。
2025年的熱門時事,包括台積電擴大赴美、美國關稅政[zheng]策、以色列與伊朗情勢、印巴邊境衝突等。周岳虹說,考生不必死記細節,而應著眼於這些事件與地理概念的連結,例如全quan球化、能源政[zheng]策、地緣政治與產業區位等。
分科測驗地理科的非選擇題,通常占整體配分的20%至30%,題型包括問答、繪圖、摘要與說明等。周岳虹說,考前務必多加練習手寫與繪圖,熟悉地圖與統計圖的繪製要領,並以明確的基本概念作為答題依據。
針對圖表題,李威立建議預留較多時間作答,並仔細檢查座標軸、單位與圖形線條是否完整,避免因疏忽而失分。手寫題也要留意專有名詞書寫正確,以免遭扣分。
李威立說,考生整體作答時間可抓在60至70分鐘,平均每題約1分鐘;剩下30至40分鐘則用於檢查不確定的題目、手寫是否錯字、確認圖形與填卡是否正確。隨著考期逼近,保持冷靜、穩定作息、搭配上述技巧與規畫,將有助考生在分科測驗中發揮最佳實力。